风险提示: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请读者提高风险意识。

长推:细说Particle Network全链账户抽象设计背景

【GPT】 Particle Network发布了全链账户抽象,实现用户本位的更连贯、更全局的交互体验,至少突破了EVM链的属性限制,实现跨链资产转移、跨链DID统一身份和信用、统一去中心化Solver解决方案等,ERC4337标准可以抹平web2用户体验和web3链原生特性之间的Gap。

@tmel0211
@tmel0211
热度 ...

原文作者:@tmel0211

原文来源:X

注:原文来自@tmel0211发布长推。

看到particle network新发布了全链账户抽象,感觉是要在已有ERC4337标准的基础上叠加一个“中间层”,为啥非要这样做?感到费解同时又表示理解,倘若熟悉当下账户抽象现状的话,就不难得出答案:

1)当前各个EVM等效链,包括layer1和layer2以及layer3应用链都有全然不同的方式,这类抽象属于链本位,并非用户本位;2)要真正实现用户本位,比如允许一个用户基于一个入口一个地址就能串联所有关联链,进而实现更连贯,更全局的交互体验,一个能定义intent统一规范和执行标准的“中间层”角色就成为必须了。

为什么当下市场“账户抽象”实践过于分裂?Particle Network的全链账户抽象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要实现Intent centric抽象赛道的Mass Adoption还有多长的路要走?接下来逐一分析下:

1)账户抽象AA解决方案统一在“工程”层面,实践层则千人千面。

就技术层简单而言,账户抽象是用户把一系列意图塞给UserOP内存池中,并由Bundler打包发送给Entrypoint合约执行,当中可通过Aggregator进行签名聚合处理批量交易,并由Paymaster处理代付Gas费的细节。这是一套ERC4337定义的标准,后端实现逻辑也是统一的,但其本质上EVM链本位的抽象,接入用户的前端并不一定“统一”。

比如,zkSync采用EOA地址绑定账号的方式,用户看到的只是一个可转账的影子地址,前端几乎感受不到AA账户的存在;而Starknet则采用可升级合约账户的形式,用户需要不断升级合约来更新账户功能。此外像Argent则采用Guardian守护人机制的社交恢复机制,Unipass的账户抽象方案则倾向在非EVM环境异构多链间应用等等。

Wait,这种入口端的不统一看似是一种个性化,但无疑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抽象来抽象去,怎么在“用户本位”反倒门槛更高了?表现在:一个用户在多链多layer2环境下不可能只交互一个链,大凡跨越多个钱包多个链就凭空产生了学习成本;一个用户在不同的EVM链会产生多个不同的合约地址,给统一管理资产带来挑战。

这样割裂的多链ERC4337标准工程实现,怎么能引领一个用户本位的的Mass Adoption?

2)统一账户抽象实践逻辑难在哪?以全链账户抽象为例说明

前边说了,当前的账户抽象只是EVM链本位的,但EOA地址在同EVM链之间还能保持统一,为啥?因为EOA地址由公钥计算派生,只要不同链算法一致,私钥相同则派生的地址也相同。然而合约地址是由Creator地址以及Nonce经过计算得到的,由于每个链的Nonce不同,得到的合约地址也不相同。一个看似可行的方式是,采用注册表的方法,在不同链之间映射一个一样的地址,但这样存在中心化风险。

反观Particle Network的全链账户抽象结构图,它在试图以去中心化链原生框架,来承担起一个“调度中心”的角色,每一个新链有新地址产生都会由调度中心的总合约,统一连接子Deploy Contract进行统一操作,包括部署、升级的各个环节都会由总合约统一调度。

关于【长推:细说Particle Network全链账户抽象设计背景】的延伸阅读

  • Movement的公链新解:“将 Move 引入 EVM”如何重塑以太坊与 Move?

    LFG Labs推出基于Move语言的以太坊L2,旨在将Move系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和高性能与EVM系的流动性和用户群结合。Movement SDK提供了模块化的MoveVM虚拟机、编译器和自定义适配器,解决了Move生态系统的破碎化问题。M1和M2公链架构集成了以太坊虚拟机,允许开发者在M2上启动并引入EVM系的DApp。M2使用零知识证明提高隐私和安全性,同时支持EVM和Move语言编写的智能合约。顶级VC机构已开始布局,为新的场景用例和生态增长奠定基础。

  • 比特币与以太坊——根植于基本原则的文化之战

    比特币和以太坊是推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双重力量,但基于不同信念而相互对立。加密货币世界还有其他选择,如门罗币和Solana。跨链连接是解决不同加密货币互操作性的方式,但也存在安全和中心化风险。比特币和以太坊可能通过引入去中心化的EVM侧链来共存。

这样做唯一的难点则在于异构链之间的即时通信流畅度,需要“中间层”充当一个高效的连通媒介,能够通过分布于各个链轻节点上有合约来实现统一调度,实践方案类似于layerZero的跨链解决方案一样。

这种方式至少突破了EVM链的属性限制,让任何支持异构链合约interoperability且支持EIP-4337方案的多链都会被纳入多链体系内。可以极大范围内实现全链账户抽象。

不过,像Aptos、Sui等类似的非EVM链目前还无法做到以类似合约串联的方式进行联通,嗯,确认过眼神,到底还是EVM阵营的叠加solution。这在以太坊生态在layer 、Layer2以及layer3范畴内占据绝对统治力的当下,市场已经足够大了。

3)“中间层”的其他模块化抽象服务,可以释放哪些想象空间?

当然,要真做到全方位的“用户本位”抽象,全链账户抽象只是个开始。除了账户本身要被抽象化提升体验之外,一个“中间层”调度中心,还可以尝试做其他抽象工作:

1、跨链资产的转移和统一结算层,让用户在不同链之间可以以去中心化方式实现资产管理和流通,减少跨链可能存在的滑点摩擦消耗,dappOS就采用了类似的中间层抽象方案;

2、跨链DID统一身份和信用的串联,以中间层为“认证中心”,实现多条链之间的身份共享和数据同步,进而衍生出可跨链应用的“信用”,减少用户的跨平台门槛,同时打破链之间的数据割裂,真正实现“身份”本位的交互体验;

3、落实一条统一的去中心化Solver解决方案,最好把这些分散的Solver都聚合起来,成为一个超级Solver调度中心,比如,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就能连接到UniswapX和Cowswap以及Flashbot的SUAVE等多样Solver解决方案,并构造一个便于做市商、机构交易者、套利科学家等潜在的Solver参与者。因为如果没有中间层做调度,毫无疑问,这些Solver在链之间依然是一个个碎片式的存在。

Cosmos链为了把各个链Hub串联起来,抽象出来一个IBC中间通信层,你可以理解,在EVM生态里先天存在各种标准分裂的前提下,ERC4337定义了通信规则,而通信还是要靠一个充当这“中间层”IBC出现。

而且千万别小看这类中间层infra的价值,因为它很可能是账户抽象脱离工程抽象层,走向大规模普及落地的必要补充。

我们在Intent-centric抽象赛道给予了太多的期待,但这个赛道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非常抽象,如何最大程度发挥ERC4337标准的价值,如何统一赛道中各类钱包、链等builder的产品和协议标准,如何基于用户本位真正抹平web2用户体验和web3链原生特性之间的Gap,都是一个个需要攻克的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链观CHAINLOOK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请用户理性看待市场风险,以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图文来源:@tmel0211,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文章出处!

标签:

分享至
https://www.chainlook.cn/toutiao/1699080610.html

下一篇:

Animoca Brands子公司GAMEE在Arc8平台推出的GameFest NFT将于11月8日启动公开发行

链观CHAINLOOK消息,OpenSea页面显示,由Animoca Brands子公司GAMEE创建的数字街 […]

免责声明:
链观CHAINLOOK作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与Web3行业研究的智库媒体,旨在为中国区块链专家、学者们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信息与数据样本,用于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创新。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链观CHAINLOOK官方立场,本站所发布的区块链行业研究报告与数据分析成果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生成,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与建议,链观CHAINLOOK不承担法律责任。

风险提示:
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存在法律风险,链观CHAINLOOK坚决反对各类代币炒作,请读者提高风险意识,理性看待区块链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 链观CHAINLOOK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419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