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WA的6点不靠谱观察
当前RWA市场规模还太小,与传统金融相比,在链上清算/监管的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原文作者:inpower王骏
原文来源:RWA观察
RWA其实是行业内一直流传的故事。
现在也确实已经有各种项目方,做地产、债券、股权等各种资产上链。
理论上说,区块链的技术确实可以解决不少现实金融市场的痛点,但现在总感觉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火爆出圈的项目并不多。
这是为啥呢?
我们还是以地产上链项目为例,说说看RWA到底有啥坑。
房子是个好的资产呀,人人都需要,又能保值,还可以收房租(创造价值)。
当区块链平台爱上房地产的时候,房地产貌似并不怎么喜欢区块链。。。
首先。。房产证上永远不会写着token持有者的名字。
代持这种事情嘛,一般情况也没啥。但是碰到违约的情况,那可就真麻烦了。
我们国内的小产权房其实就是合约控制的房产交易,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
当链上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世界资产碰撞起来,还真是会有各种搞不完的奇葩事情出现~
希望能通过我们这篇RWA的不靠谱观察,分享一下个人的六个观点。
01
RWA野鸡项目多
其实Web3项目很难说谁是野鸡项目。
很多meme币,其实和原创没什么关系,一样火爆出圈。
但RWA项目不一样,因为在现实世界,是要有底层资产的。
所有RWA资产代币化都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代表权和所有权,且必须上链。
否则就是野鸡项目,分分钟可以跑路。
哪些是野鸡项目各位自行判断哈~
“代表权”指的是这个资产必须是存在的,不能是虚构出来的资产。另外这个资产的其他情况也要说其过程,例如是不是会过期、是不是有实物、实际持有者是谁等等。
“所有权”指这个资产的所有权,必须要通过合法的方式写到链上。不仅对谁持有这个资产能产生共识,而且对存在争议的时候还应该有处理机制。
不要小看这两个基本要素,只有都满足的情况,资本的大钱才可能流进来,否则就只能小打小闹。
毕竟有钱人经历的各种奇葩事,可能不比你经历的少。
02
RWA=法律+代码
在现实(发达国家)世界,现实资产的共识是由各种法律合同支持形成的,争议由法院解决。
在加密世界,加密资产的共识是由区块链系统的数据记录形成的,争议由机器根据代码逻辑解决。
So,所有的资产,要么是法律支持的,要么是代码支持的。
当加密的现实资产出现后,这两个世界的支持体系就要产生出新的东西了。
实际上在加密世界碰到流氓强盗跑路事件,还是会回过头来拿起法律的武器。(参考前段时间HTX被盗事件)
随着时间的发展,资本市场还是会越来越被区块链的技术所影响。
但是影响路径可能分两种:
一是各个国家逐渐承认RWA的资产token为合法底层资产,通过原有法律体系保护。(貌似香港最近的一系列措施就是这样。)
二是各项目方把各种资产和保护措施直接写进智能合约,然后在原有法律框架内提供更强的保护。(貌似北美在监管不明确表态的情况下是这样发展的)
同时,RWA资产也会出现原生资产和孪生资产。
RWA原生资产:新创造出来的资产。
这类资产原本不存在,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会被创造出来,例如基于算力的资产、链上保险等。
这些RWA原生资产很容易被编入程序执行或者做成金融衍生品,只要监管能够跟上,会有各种原生资产出现。
RWA孪生资产:现有资产升级而成。
例如现有我们熟悉的债券(国债公司债等)、股票、房产等,都可以逐步上链。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链上发行,还是在区块链账本上重新登记,都可以起到提升流动性、降低监管成本的作用。
链上债券可能会逐步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有越来越多的交集。
一方面加密资产现在回报率一般,而美债推高了市场利率水平;
另外传统金融市场的借款人最主要的还是关注融资成本,至于是链上的钱还是链下的钱其实不重要。
03
RWA没有行业标准(Standard)
很难想象一个行业会没有行业标准
在传统世界中集装箱的规格就是运输中一个很好的标准,火车/轮船/货车都可以装,运输方便多了。
互联网如果没有JPEG、PDF、MP3这些标准,怕你连这篇文章都看不了。
然而,RWA就没有行业标准。
RWA毕竟比较新嘛,但RWA需要怎样的标准呢?
很多人可能会说什么ERC721/ERC3525啦,但这些目前最多只是数据标准,远远不能满足RWA的要求。
举个例子吧~
与RWA比较类似的是资产证券化,也就是把债务打包做成证券,给投资者交易。
这个过程叫证券化Securitization,是不是和代币化Tokenization很像?
确实很像,就是资产的载体不一样。
上世纪90年代,美帝的信贷市场开始证券化。
(然后在2007年制造了金融危机)
能搞这么大事情,资金量当然不小,比RWA那可是大得多了。
信贷的证券化是通过一个叫CUSIPs的标准,将各种各样的资产打包在一起。相当于通过CUSIPs这个标准,其实就可以生成各种资产token,这个标准可以反映出资产的潜在风险程度,但不能反映资产的所有权。
证券化的过程十分复杂,要求很多机构互相配合才能保障运行。
例如资产的是不是有按时还款、估值有没有变化、涉及的主体是否运行正常等。
因为流程太复杂,所以传统资产证券化只针对几种核心资产类型。
而且证券化链条中如果有人掉链子,那就要依靠法律解决了,所以只针对机构投资者开放。
可以说CUSIPs这个标准开启了资产证券化。
但理论上资产代币化可以覆盖所有资产类型,并对所有客户开放。
目前去中心化的账本技术的发展值得关注,这其实是RWA的核心底层支持。
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反映出资产的风险,那一个行业标准可能就呼之欲出了。
反之,如果行业标准迟迟不能确定的话,那机构的大钱也是很难进场滴。
04
关于【关于RWA的6点不靠谱观察】的延伸阅读
一把古典乐器贷款数百万美元,RWA 正扩展加密金融边界
亿万富翁Michael Novogratz的Galaxy Digital Holdings LP正在将贷款业务拓展到新的客户群体,最新交易是一笔数百万美元的贷款,抵押物是一把曾属于俄罗斯女皇的小提琴。Galaxy和Animoca Brands的联合创始人Yat Siu表示,Galaxy将以非同质化代币的形式持有这件乐器的代币化版本和小提琴本身。这是Galaxy为吸引不同客户群体而做出的初步努力,随着加密货币价格上涨和财富增长,这些客户群体受益。Galaxy一季度的平均账面贷款规模为6.64亿美元,随着开始在区块链上发行代表实物的资产,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Galaxy通过其子公司GK8与Siu合作将小提琴代币化,最终希望允许其他人通过" 分割"的方式来购买代币化小提琴的所有权。
RWA的未来:持牌合规向右,散户代币向左,股币产品联动
近期币圈和国际形势热闹,比特币涨势、ETF、国际冲突备受关注。2024年进入离火九运,国际局势混乱,中美脱钩已成事实,数字货币将成为关键环节。RWA赛道是关键,需要真正的RWA出现。香港监管严格,RWA产品需要与金融机构合作承销和分销。最优质的RWA资产包括大宗商品数字权证、AI算力、绿色能源、音乐和体育的Fans生态、新内容平台模式等。RWA具有更持续和长周期的热点赛道,可能成为下一个热门投资领域。
RWA协议倒是很多
行业标准(Standard)和协议(Protocal)其实有点像。
行业标准一般是从业者都达成共识,必须遵守的规范。
但协议就不一定了,从业者可以选择用,也可以不用。有的协议用的人多了,最后也会变成行业标准。
互联网行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IBM和施乐公司(Xerox)曾经有各自的协议,后来还闹到打官司,最后IBM胜诉。
IBM胜诉后还是把这个协议免费开放了,就是大名鼎鼎的TCP/IP (全称就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正因为RWA没有行业标准,现在各路团队都希望在协议层掌握主动。
于是乎,各种协议围绕RWA的各个角落展开了激烈争夺。
RWA的协议之争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
1. 各类资产代表权和所有权方案
代表权方案包括资产数据、付款数据、资产表现数据、个人信息数据等。
所有权方案包括债券的留置权、股权的所有权证书契约等。
这些方案目前还是处理各种数据及格式为主,除了大家熟悉的以太坊各种标准(如ERC20 / 721 / 3643 / 352等),还有很多政府或者行业势力的方案,例如:
国际代币标准协会(ITSA)也有一套自己的分类方案。
瑞士的资本市场技术协会(CMTA)也有一个瑞士合规token名录。
相信不久香港也会自己搞一个方案出来。
2. RWA基础设施和工具
包括涉及的合规技术/公链/预言机/稳定币等等。
其中合规技术可能是目前这个领域中竞争最激烈的。
合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参与门口(传统离岸基金开户KYC成本都要一千美金),KYC/KYB是方案是基础,然后托管和交易经纪这些以前都需要牌照的业务,现在也都有新的玩法。
有了这些基础设施,RWA项目方的成本其实会大幅降低,可以更专注在自己熟悉的资产处理中。
3. 各类资产上链方案
基本上能看到的各种房产/债券/保险/股票/算力等项目方,都算是各类资产上链方案。
现在各类RWA资产规模已超过十亿美元,这个规模在金融行业看来,其实还只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程度。
目前规模最大的要数Centrfuge,是MakerDao的战略合作方,当下管理的资产规模约2.5亿美元。Centrifuge的收益基本全部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债权(国债/按揭贷款等),且资产端来源仅限发达国家。
同时为做市商和套利交易基金提供无抵押贷款的一些项目也有不错的增长,例如TrueFi / Maple / Clearpool。其中Maple目前的管理规模有1.3亿美金。
GoldFinch和Credix等项目方专注于新兴市场的企业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亚非拉找合适的借款人,GoldFinch的资产管理规模也超过了一亿美金。
其他类型资产如地产/股票等的项目,目前还没有出现管理规模超过一亿美金的。
这些项目方通常会提供一些原生token来吸引用户,目前看效果其实不咋地。光靠token的激励机制,对项目方成功有多少帮助还很难说,各个项目方的管理规模和利润情况也各不一样。
个人建议,与其关注各个项目的资管规模,我个人其实更看重这些项目的发展质量:获客成本/客户价值/核心能力等。(好像有点传统互联网的意思哈)
随着RWA发展,这些项目中可能跑出来几个巨头,定义好各自擅长资产的标准,同时可以吸引到各自领域资金端和资产端的聚集效应。
但是RWA如果想吸引机构的大规模资产进场,可能还是要想办法获得传统金融市场更高的回报。根据现在这个情况看,不知道是不是要先熬过当下的加息周期。
05
RWA早期机会点在长尾
十年前多人豪言,说互联网的发展会让线上取代线下。但实际上互联网线上部分能取代的还比较有限。
各位RWA的项目方和投资人暂时也别心太大,猥琐发育为主,没那么快可以取代传统金融市场
RWA可能要从长尾开始做起。
在这里的长尾分为两个维度:
一是从资产类别上,大型企业债/股票等核心资产算头部资产,但算力债/艺术品等边缘资产类型算长尾资产。
二就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算头部资产,亚非拉等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算是长尾市场。
虽然我们看好RWA从长尾切入,但是长尾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在里面。
边缘资产通常流动性不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通常法制不健全,当地的资产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06
RWA还需要传统金融合作方助力
说到做金融嘛,业内人士都知道离不开两个核心抓手。
一个是资金端,一个是资产端。
如果资金端的来源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话,那除非RWA可以提供出收益更高或者风险更低的产品,否则很难获得各个资管机构大钱的认可。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一个RWA项目如果希望管机构投资者的钱,那最好在边缘资产上多下点功夫,不要去搞传统核心资产上链。因为人家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去现有的金融市场购买核心资产。
目前传统金融闹得沸沸扬扬的加密ETF,在传统金融人士看来就是当前市场买不到的边缘资产。对于RWA来说,可能算力/加密支付等这些是未来都可能产生很多优质资产。
但如果你做的项目是美股美债这种核心资产,那你的资金来源可能是个人投资者或者链上的一些基金了。
这两年可能不少加密基金的回撤幅度堪比A股基金,发现还是美股美债比较香。
不过大资金嘛,还是得靠传统机构,哪怕只有1%流到RWA那也可以撑起一片牛市。
对于RWA项目来说,可能资产端的来源也还是要依赖传统机构
当前几个头部的RWA项目方,其实已经和传统机构打得火热了。
例如Addem Capital和GoldFinch、Blocktower和Centrifuge。
Addem Capital是一个给拉美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公司,专注于金融科技/医疗健康/农业等领域。Blocktower则是一家信贷基金,主要做抵押贷款。
传统金融科技企业也可能在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领域为RWA提供大量资产。因为他们本身在各自的领域有一定数据风控能力,而且获客能力也是验证过的,只需要在后端升级一下链改就可以了。
结语
我个人相信,RWA会形成钳形发展的形势:
一方面向链上机构或者亚非拉地区用户提供高流动性的资产(如美股美债等)
另一方面会提供长尾边缘资产,供传统金融机构的投资者进行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RWA的各个参与方可能会与传统机构逐渐博弈,渗入主流金融市场的争夺。
当前RWA市场规模还太小,与传统金融相比,在链上清算/监管的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是我相信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监管传统金融机构对新技术的逐渐了解,新技术的优势会逐渐体现出来。
那个时候,金融资产通过上链的方式,应该是便于监管且成本更低的。
未来很美好,大家先猥琐发育一下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链观CHAINLOOK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请用户理性看待市场风险,以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图文来源:inpower王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文章出处!
标签:R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