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请读者提高风险意识。

为什么WEB3都是庞氏模型?

庞氏是目前WEB3应用类初期阶段的必经之路,也是过渡之路。

W Labs 瓜哥
W Labs 瓜哥
热度 ...

原文作者:W Labs 瓜哥

原文来源:W Labs瓜田实验室

编者按: 这篇的起源是上周我作为嘉宾参加了一场关于链游资产的AMA,主持人因为网络问题开始不在线,嘉宾们先客串下主持。声音好好听的嘉宾Melody快人快语:目前Gamefi生命周期太短!我就开始捧哏:为什么周期太短?Melody:因为都是庞氏模型!我继续伪装成谦大爷:为啥都是庞氏?后面大家开始讨论,可惜话题没展开,网络问题使得Space就关了。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就每天发表一些感悟,攒成了这篇文章:庞氏是目前WEB3应用类初期阶段的必经之路,也是过渡之路。其实更准确的标题应该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的WEB3应用类项目的经济模型一开始都是庞氏模型?

庞氏模型

虽然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但是我还是坚决认为不在WEB3的经济模型上多花时间去琢磨,是无法预判WEB3到底能以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去颠覆WEB2的。之前我一直怯懦地不敢用颠覆这个词,一是本来就烦很多标题党,动辄“XX革命”“划时代”啥的,二是自己也怕一步跨的太大扯到裤裆。最近的认知让我感觉到颠覆这个词在未来也许有概率能实现呢,哪怕没实现,至少给自己加点信仰,BTC能Hodl更长也没坏处是吧?反正我个人的投资模式是没法冲到金狗撸到大毛的,人家base上bald一夜几百倍,我一倍都没有还真实bald了...

我们先从头理一理最近几十年的商业模式变迁哈:

第一阶段 产品方 VS 用户: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产品方和用户的关系很简单,产品方卖产品给用户,用户为了产品的基本功能消费买单。产品好,用户认品牌了,产品的用户数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单边关系:产品方 VS 用户。

第二阶段 产品方 VS 平台方 VS 用户: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传播,人类生活习惯已经牢牢的被01系统绑定了。这时就多出了个平台方,先通过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开发出产品来聚拢用户,再去忽悠后知后觉的产品方:现在用户的信息和入口都在我这里,你要卖产品就乖乖的留下买路钱吧。同时再去和广告商聊:我这里眼球这么多,你不来投点广告吗?我下限可以很低,你竞价给钱我就让你出现在第一页等等。

淘宝啊,滴滴啊,抖音啊都是平台方,都是这么玩过来的。可这又碰到了一个问题,用户的习惯是很难扭转的,这些平台方一开始怎么获客呢?用户的本性是贪,WEB2和WEB3的都一样,于是平台方就去找PE机构融资,然后用PE的钱给前期客户补贴,比如让你1元打车,1元买米什么的,这里的WEB2的前期用户就好似WEB3里的头矿玩家。PE为啥要做活雷锋给平台方和用户送钱?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商业模式到了最后会有产品方来买单的(这点很重要!),未来会有产品方会乖乖的分钱给平台方,平台方能把故事说下去,说下去就有可能上市,上市就能退出。 平台方拿了PE的钱就可劲造啊,有的还真成功了,甚至成了巨无霸,成熟体的平台方可以睥睨产品方和用户。

目前的平台方自己也在进化过程中,正在转移有点明白过味儿的苦逼用户的注意力:得增加产品赋能了,不能只让用户关注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不然平台们很快就会自己卷起来,于是一些新的范式就出来了,什么私域流量啊,什么网红主播带货啊。

就拿网红主播带货举个例子:网红主播带货立的Flag很好,骂你电商平台垄断,要革命,然后说自己是用户推荐用户,貌似以人人替代了平台方。然后直播间里就开始增加各种赋能,给用户带来除了产品使用功能之外的其他快感:董宇辉的诗书之气,福利姬的波涛汹涌,小奶狗的八块腹肌,用户们各取所需,嘻哈之间,用户的口袋被掏的更快了。其实这些网红后面还是类似平台方的组织在坐庄:MCN。

总结下吧,在第二阶段,产品方和平台方是双边增长的,但最终还是用户被消费了。网红主播等新范式比简单的平台方好一点,就是用户可以获得其他一些爽点而已。

但是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网红主播带货,都改变不了用户还是案板上的那条傻白甜的鱼,产品方和平台方就是一起合计着怎么让用户掏金讨银,貌似一开始你撸到了毛,后面都要还回去的。

第三阶段 产品方 VS 去中心化的体系 VS 用户:

关于【为什么WEB3都是庞氏模型?】的延伸阅读

  •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香港虚拟资产平台牌照发放一周年,11家平台申请牌照,2家成功获得。未获得牌照的平台离开香港,原生加密平台也出走。发牌过程中,规模和专业度是重要考量,本土金融机构和具备内地资源优势的平台获得先机。有传言称,离岸交易所无法满足监管要求,导致多家知名加密交易所撤回申请。香港监管机构撤回Hashkey Exchange的合规申请,可能是因为涉及敏感地区客户服务或监管人手有限。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表现优异,但市场缩水,流动性差,难以吸引外资。香港选择从传统资本端而非加密原生应用切入,填补资产空白,探索传统领域的Web3资产转型。未来,香港Web3的发展仍有待观察,但去中心化市场与传统机构升维的碰撞仍需时间。

  • 火币HTX重磅亮相GM Vietnam 2024并举办Web3未来之夜:聚焦加密新趋势 推进全球化战略

    火币HTX参加GM Vietnam 2024,与越南本地区块链公司和社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上,火币HTX展示了安全合规的交易所经验,并建议用户谨慎投资和多元化投资。此外,火币HTX还与知名媒体ChainCatcher合作举办了“Web3未来之夜”活动,探讨未来发展机遇。火币HTX表示,越南作为亚洲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Web3行业的焦点,将继续关注和支持越南市场的发展。

如果要解决上面说到的第二阶段问题,我们看看WEB3主导的第三阶段做了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相对于WEB2的“产品方 VS 平台方 VS 用户”的商业体系,WEB3应该进化成“产品方 VS 去中心化的体系 VS 用户”,即中间的连接件从中心化的WEB2平台方变成了去中心化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代码组成的各项Protocal交互而成,体现了去中心化,隐私,共识确权等WEB3的特性。站在用户的立场体验到的就是几点:

  1. 价值资产是可以放在自己钱包里的,你不说Yes,没有人能拿走;
  2. 个人的信息是可以由自己来确定是否进行外部商业合作,而不是像WEB2平台一样的直接卖给广告商;
  3. 人人都赋予了投票权,是可以决定一个去中心化的一个体系的运营模式的,比如人人鄙夷的某度,如果他是WEB3的架构,投票都能把它给超度掉。

既然这么好,怎么这么多WEB3应用类项目生命周期还这么短,还是庞氏?因为现在的阶段太早了,还没有真正的产品方进来啊。所以设想中的“产品方 VS 去中心化的体系 VS 用户”,目前只存在“去中心化的体系 VS 用户”,没有最终的金主爸爸产品方进来给整体体系最后买单,所以目前的去中心化体系的各种团队只能和用户互割,大家比谁更聪明(傻?),比谁更会忽悠,比谁跑的更快。

大家琢磨下目前WEB3有类似支付宝,类似微信一样的现象级产品吗?不要说这些成功的产品了,甚至连产品立项本身能为普罗大众提供什么服务都说不清。如果我是一个纯WEB2用户,目前阶段我是无法说服自己为啥要去尝试WEB3的各赛道产品的: Defi能做什么?拿了一堆代码生成的所谓代币,自己套娃来套娃去?WEB2的用户不用DEFI能对他们生活有负面影响吗? Socialfi能做什么?在一个看过去几千人的电报群或者平台上,天天和十几个活跃用户聊冲狗撸毛,会所嫩模,还有福利姬? Gamefi能做什么?一堆不好玩的游戏,还要用短期高收益去强迫自己去肝出一片天,肝成头矿玩家。

核心点就是,这些所谓的WEB3应用类的各种FI,到底对WEB2世界里用户还存在的问题和痛点,起了什么作用?目前看来,毛作用都木有。

那难道WEB3就是个伪命题?不是,只是现在处于早期阶段,基础建设太差,没有靠谱的产品方出现而已。大部分所谓的项目团队都是“搞合约代码的+搞运(C)营(X)”的混合体,其实只是“去中心化的体系”的前身。但是如果回头看看这五年的WEB3发展之路,就会发现已经进化了很多了,从简单的公链,盘子token,再到defi,再到NFT和链游的出现,至少是在不断的加入功能模块。

DEFI建立了去中心化自循环的一个雏形体系,大家并不完全依赖CEX为主的中心化体系,就可以把token flow扭转起来;NFT开始呈现价值沉淀的特性(不知道是否可以持续长久),可以想象下传统金融体系里如果没有黄金等价值沉淀物,将会如何运转;链游作为WEB3应用类产品的先行者,已经在不断的尝试除了庞氏玩法,结合了区块链技术的游戏是否能进入真实游戏用户的世界。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很长,如果借鉴AI的发展,哪怕从杰弗里·辛顿在2007年提出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开始算起,到今年ChatGPT开始被普罗大众接受,也花了16年时间。所以预计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没有真实产品方的模型“去中心化的体系 VS 用户”会一直存在,庞氏模型依然会持续。在瓜田实验室看来,庞氏仅仅做为一种模型类别,并无对错之分,而且庞氏模型也可以设计成优雅的或者粗暴的。

那预计什么时间会有真正的产品方愿意进来,可以开始摆脱纯庞氏模型?

第一, 在全球范围内,法规问题不再是问题;

第二, 上文说的到基础设施完善,包括不再频频出现黑客问题;

第三, 去中心化的共识开始被大家接受,有了“天下苦中心化久已”的感觉;

第四, 有WEB2无法解决或者要花很大代价解决的痛点(比如最近RWA的兴起,目前基本都是以美债为基础资产,但是至少解决了部分持U的加密用户买美债的问题),必须用WEB3可以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链观CHAINLOOK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请用户理性看待市场风险,以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图文来源:W Labs 瓜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文章出处!

标签:

分享至
https://www.chainlook.cn/toutiao/1691887807.html

下一篇:

Visa 实验性解决方案概述:如何通过 Visa Card 支付链上 Gas 费用?

为了应对目前加密支付这一挑战,一种创新解决方案探索允许用户通过Visa卡直接以法定货币支付链上Gas费,简化区块链交易并提升用户体验。

免责声明:
链观CHAINLOOK作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与Web3行业研究的智库媒体,旨在为中国区块链专家、学者们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信息与数据样本,用于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创新。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链观CHAINLOOK官方立场,本站所发布的区块链行业研究报告与数据分析成果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生成,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与建议,链观CHAINLOOK不承担法律责任。

风险提示:
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存在法律风险,链观CHAINLOOK坚决反对各类代币炒作,请读者提高风险意识,理性看待区块链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 链观CHAINLOOK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419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