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向何处去?——世界数字宪章城市
Web3.0只是一个起点,香港还要有更宏伟的目标。
原文作者:罗金海
原文来源:量子学派
引
这段时间一直在香港奔波,见了很多人。
其实无论是谁,都在时代命运的缝隙里行走。
爬大帽山时,素昧谋面的港人和你说“zou sen”,和善得让人猝不及防。
一些身价不菲的老板一直讨论“Web3.0”,焦虑着怎么躬身入局。
还见了一些资深的媒体人,仍在反思香港近年的政治不成熟。
和一些年青人沟通时,发现这些世界名校的孩子乐意用普通话与你交流,同样在思考香港的未来命运。
…………
历经三年的意识洗礼,叠加三年的疫情冲击。
HONGKONG已经不是那个HONGKONG,但香港还是那个香港。
今日世界格局巨变:
中美博弈、俄乌战争、全球化逆转、理性沉沦、灯塔熄灭、authoritarianism强化、民粹泛滥。
身处中西交汇的焦点,香港可谓烈火焚身。
这座城市到底该怎么办?东方之珠正在被刻意边缘化。
一种潜在共识正形成:远离政治,保持法治,热爱科技,回归经济。
与此同时,新政策亦在背水一战:拥抱DLT,布局Web3.0,落地金融科技。
棋局布下,无数探险者闻风而来,上个月4万人齐聚香江两岸。
是自嗨,还是自救?这座伟大的城市,将走向何处?
这个700万的特殊群体,将怎样牵连着14亿人的命运。
我们从三个阶段来谈香港的未来:
元资产之都——更高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数字宪章城市
6月1日,香港“加密新政”点燃新希望?
香港的希望在哪里?很多人都在思考。
2022年10月31日,香港发布虚拟资产政策,被认为是全新起手式,也是新希望的开始。
这几天,很多人在关注香港的6月1日“加密新政”。
这是延续2022年香港入局Web3.0大势后的一次政策落地。
此次“加密新政”政策可总结为:
自6月1日开始,香港将允许散户进行加密货币交易。
这可不是小事。一个国际金融之都,允许散户交易加密货币。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直被打压的万亿加密资产将有合法通道,直接与法币世界连通。
全世界那些对法币失望,或者想备份数字资产的人,可以放心地找到出入金通道。
这后面的想像力,无穷无尽。
原子金融之都→数字金融之都→元资产之都
为什么说这后面的想像力无穷无尽,我们来理一下这个逻辑。
第1步:一旦香港成为加密货币的交易中心;
第2步:就有可能成为Web3.0产业的集群中心;
第3步:成为未来数字世界的财富结算中心;
第4步:奠定“去中心化”的个人主权财富基地;
第5步:成为原子资产+数字资产的元资产之都。
关于元资产的定义,《香港,起风了》一文中有详细表述。
什么是“元资产”?
它就“个人主权财富”——其他个人、组织甚至政府都没有权力支配它,财富所有者拥有绝对控制权和支配权:
❶自主性:财富由个人意志自主支配,其他人无法强行干预。
❷私密性:个人资产可以选择公开或者匿名。
❸安全性:不受其他要素干扰,只需要保证数学上的合法性。
❹稀缺性:不能任意追加资产数量,有智能者合约进行限制。
❺流动性:非常容易兑换并且在相当大范围内快速流通。
在这样一个“法币熵增”的时代,传统金融无可救药。
“去美元化”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别想着谁来代替,可能是所有法币进一步滥觞。
加密货币将成为风险对冲者,而数字资产将成为更可靠的财富。
“货币的非国家化”不再只是梦想,谁抢占将是新的“世界数字金融中心”。
新加坡有远见和野心,只是国家周边的技术人才环境配置不足。
而美元作为传统金融体系既得利益者,对加密货币有天然抗拒。
那么虚拟资产的“国际之都”,可能还是香港。
那么香港此次布局,有可能从原子金融之都→数字金融之都。
如果再进一步将虚拟资产产业化,让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最终在香港完成个人主权财富分配,这就会进一步演泽:数字金融之都→元资产之都。
也就是将数字资产与原子资产统一为“元资产”,完成数字经济体系内的闭环构建。
香港与上海同时发力,这是巧合吗?
有人说,这只是香港的自救和自嗨。
没有哪一个国家喜欢“去中心化”的Web3.0,迟早有一天会被喊“咔”。
这种判断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有太多的前车之鉴。
但这一次真不一样,香港Web3.0新政明显是高维决策,而且不可能回头。
所以才能看到在6月1日“加密新政”出台之前有以下配套现象:
5月15日上午,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联合举办“互换通”上线仪式。
5月15日下午,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上线运行。
这是前面的铺垫,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偶然,那下面的这则消息。
5月22日,香港证监会称就虚拟资产监管要求的咨询结论次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5月22日,上海市委召开会议要求加快提升上海数据交易所能级、打造全国数据交易中心。
香港和上海各有分工,一个务虚一个务实,不做过多联想,但偶然之中自有必然。
一个香港,一个上海,在同一时间里,发布联动信息。
这后面,一定还有高维的映射,才能在不同空间里产生共振。
香港与上海同时发力,这是巧合吗?
All in Web3.0,不仅仅是香港的自我救赎
为什么有高维的映射?真的仅仅是香港的自我救赎?
并不尽然,自我救赎是原因之一,后面还有更多因素。
香港All in Web3.0,既有城市转型的现实需要,又有更高层面自我防御的战略意义。
香港不仅仅只是700万人的香港,还是14亿人的金融“气口”。
在这样中美对抗的背景之下,除了科技卡脖子,金融卡脖子难保不会发生。
那么香港在Web3.0上的布局,就有以下布局:
❶准备数字金融备份,为未来金融再造布下先手棋。
❷再造支付网络,一旦SWIFT出现极端还有另一层保险。
❸缔造新的超越美元的金融体系,那么Web3.0是最好的起点。
在逆全球化大背景下,香港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聚集Web3.0资源,树立香港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正命题:如果全球真的去美元化,那最后的赢家很可能是数字货币。
反命题:美元再度中心化并且更加强势,那么数字货币是另一种抗衡的手段。
只有建立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最高地位,才能保住现在的传统金融之都地位。
香港的优势之一:全世界信赖的“受托人”
可是,香港要急切成为世界的数字金融之都,它做得到吗?
目标虽然宏远,但香港有自己独特优势。
第一个优势“受托人之都”,它的信托文化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2013年,香港对《受托人条例》的修订,提高香港作为信托中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023年香港将超过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
非香港居民存在香港的资产达2.3万亿美元,家族财富基金也超记录。
可见,不管现在的争议有多大,香港仍然受到全世界的信任。
那么这种信托文化非常容易延伸到虚拟世界私钥的托管、多重签名的控制、钱包的备份、以及更多形式的数字资产的保管上。
香港要成为数字账本最安全的中心节点,成为区块链理想中的记账岛。
香港既然可以成为传统资产的托管者,同样也可以成为数字资产优秀的托管者。
香港的优势之二:金融的“六边形战士”
香港金融体系的完备性,是它最大的优势。
这么多年香港在银行、保险、租赁、信托等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沉淀,都十分完善:
❶健全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了保护权益和确保交易安全的保障。
❷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拥有先进的交易和结算系统、高效的支付和清算机制等。
❸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香港金融市场为投资者和机构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组合。
❹丰富的人才资源:香港拥大量的金融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
…………
外加香港金融体系也具备高度抗震能力,实施近40年的联系汇率制度也一直保持有效运作。
香港还拥有逾4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为货币体系提供坚实后盾。
香港可以成为传统世界的金融中心,同样可以将这种优势转为数字世界的金融中心。
香港的优势之三:借力打力的“普通法系”
香港的法律体系属于“英美法系”,也就是常说的“普通法”具有以下优势:
❶灵活法律框架:“普通法”使得香港能够迅速应对金融工具变化,有利于金融创新。
❷充足法律保护: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为知识产权和个人财富提供保护。
❸英文法律体系:许多国际企业和投资者熟悉英文法律体系,选择在香港可以更轻松地进行跨境交易和合作。
❹金融和商业自由度:提供良好的投资保障和商业自由度。
这使得香港成为吸引国际资本、企业和专业人才的理想选择。
普通法更加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世界上最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都是使用普通法的地区。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新加坡,包括香港,都是如此。
借力打力的“普通法系”,让香港更容易成为数字资产金融之都。
香港的优势之四:全球最专业的“会计精算师”
香港有全球最专业的“精算师”。这此人专业严谨,一直是全球“会计师”的榜样。
这些人一直都在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打工,其实他们也可以为自己打工。
这些会计师不再跟着四大所走,而是跟着公链走,跟着最优秀的合约走,跟着最优秀的算力走。
进入元资产的世界后,他们可以审核智能合约,查询DIFI漏洞,审计交易所代码,评估杠杆交易的风险和合法性。摇身一变,同样是全世界最稀缺的数字会计师。
…………
当然,香港还有很多的优势:开放的监管环境,优质的投资者群体,良好的法规框架等等。
所有这些条件可以让香港打造“元资产之都”,分解开来就是打造“Web3.0之都”“区块链之都”“加密世界之心”“元宇宙金融之都”。
最近,香港迫切需要做的18件事
那么基于以上目标,香港具体要做哪一些事情?
以下是促进Web3.0发展的18项动作:
❶铸造数码港元稳定币,成为Web3之都,建立世界级信用
❷打造全球最大虚拟资产交易所
❸建立元资产与传统金融的API出入口
❹在传统的联交所中创建ETF投资标的
❺建立算力交易中心市场
❻让更多的企业进入沙盒中心进行灰度测试
❼培养更多的科技IT人才
❽吸引全球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在香港注册
❾吸纳全球的Web3项目
❿推动香港公司建立Web3以及加密项目的评价体系
⓫完善STO的法律制度并在适当时间推出
⓬加快链接NFT、DEFI、AMM、DAO前沿项目生态
⓭由政府主导投资全世界最优秀的区块链项目
⓮政策吸引国际人才欢迎服务商和人才落地发展
⓯香港要超过新加坡人才齐聚香港
⓰对6月1日发放数字货币金融牌照进行密切监督并反馈
⓱制定详细的政策方针保持政治稳定
⓲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保护每个人的元资产
这里再一次强调:
❶制定详细的政策方针,保持政治稳定;
❷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保护每个人的元资产。
最重要的两点仍然是这两条。
香港的自由边界?
当然有很多朋友会说,香港已经不自由了。
怎么可能成为Web3.0之都,怎么可能拥有个人主权财富。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价值观的天然对立,你这些只是个人的善念和理想。
这是反复听到过的话,也成了很多人思考的禁锢。
甚至还有圈内的一个人提出,加密新政落地更是佐证香港在走向不自由。理由就是凯恩斯之手在操纵的WEB3.0新政。
理解这种担忧,这种诘难的本质也是善意的。
而且这也确实需要警惕,香港这座城市,自由和法治一定是它繁荣发展的前提。你想要香港好,一定要守护好这两个前提。
头脑清醒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干扰这座城市的自由和法治,必定害香港也害国家,也不会给香港带来好的结果。
可香港真的不自由了吗?什么又是真正的自由?
从三年前的阴影里走出来,冷静之后我们再来解析:
关于【香港向何处去?——世界数字宪章城市】的延伸阅读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香港虚拟资产平台牌照发放一周年,11家平台申请牌照,2家成功获得。未获得牌照的平台离开香港,原生加密平台也出走。发牌过程中,规模和专业度是重要考量,本土金融机构和具备内地资源优势的平台获得先机。有传言称,离岸交易所无法满足监管要求,导致多家知名加密交易所撤回申请。香港监管机构撤回Hashkey Exchange的合规申请,可能是因为涉及敏感地区客户服务或监管人手有限。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表现优异,但市场缩水,流动性差,难以吸引外资。香港选择从传统资本端而非加密原生应用切入,填补资产空白,探索传统领域的Web3资产转型。未来,香港Web3的发展仍有待观察,但去中心化市场与传统机构升维的碰撞仍需时间。
火币HTX重磅亮相GM Vietnam 2024并举办Web3未来之夜:聚焦加密新趋势 推进全球化战略
火币HTX参加GM Vietnam 2024,与越南本地区块链公司和社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上,火币HTX展示了安全合规的交易所经验,并建议用户谨慎投资和多元化投资。此外,火币HTX还与知名媒体ChainCatcher合作举办了“Web3未来之夜”活动,探讨未来发展机遇。火币HTX表示,越南作为亚洲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Web3行业的焦点,将继续关注和支持越南市场的发展。
01香港需要去意识形态化
香港本没有那么复杂,真诚和热血被太多意识形态的东西裹挟。
本来是善与恶的判断,非得把意识形态拉进来。
例如纵火伤人就是不对,加个意识形态好像就正义了?自由是这样的吗?有这个道理?
意识形态的操纵,让原本的朴素正义变得复杂。
无论是左或者右,意识形态让太多事情变得不可控制。
从疯狂到冷静,值得更多人安静下来思考。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稳定下来确实是有必要的。
对于香港来说,不走极端保持平衡也是有必要的。
现在不下结论,但要回归理性,回归常识。
今天,香港要去意识形态化!
02香港需要的是有边界的自由
对香港不自由的看法,很多源自于《国安法》的实施。
但一个如此繁华且聚集了各方势力的城市,不需要《国安法》呢?
中东的阿布扎比也好,北美的纽约也好,哪个城市没有国安法介入。
我走了很多地方,比香港严苛的地方要多了去了。
《国安法》的实施,是对自由进行了一种边界限定。
香港有了这种边界的设定,才能放手去干自己的事。
《国安法》既要大大方方说出来,也要公正公开地实施下去。
如果说《国安法》恶劣,那就要指出具体哪个条文有问题。
如果没有,那就要说具体案例执行哪里存在弊案。
如果它在执行中出现程序不正义,出现执法污点。
那就用《基本法》告它,全民抗议它,用法律抵制它。
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具体案例,笼统的去反对是没有逻辑的。
但是一定要在这里提醒:
《国安法》是国家形象,是香港法治的基石之一,每一个案例必须公正公平公开。
如果法律是败坏的,那坏的将是一条河流。
03香港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以上这些,香港要按照自己的逻辑说好。
香港要做一个更安全、去意识形态、有自由边界的城市。
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未来的数字金融的超级平台。不要把那些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强加给香港,这个城市对这些不感兴趣,香港要追求更高维度的文明阶梯。
同时不要一遇到指责,马上就跳起来解释。
而是应该主动去进行顶层设定,引领新的话语体系。
香港是一个英语城市,理当有强大的话语权输出能力。
还有城市的操盘者不要老在大湾区兜圈圈,要勇敢地走出去,直面整个世界。
它是中国的香港,更是世界的香港。
它是一国两制的领地,也是资本主义的中心。
04香港要做物理上最安全的城市
作为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最重要的还是安全。
不仅仅是资金的安全,还有人身的安全。
最近,巴厘岛发生的凶杀案至今仍无定论,让人觉得比悬疑剧还要悬疑。
巴厘岛情侣身份被扒:女方计划移民,男方或为币圈“大佬”。
再漂亮的旅游以及自由之地,也比不上生命的安全重要。
原子世界如果不安全,比特世界再多财富也没有用。
所以,对于香港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香港电影里很骄傲的谈到的:亚洲最安全的城市。
无论有多少理想,首先物理上要安全。
05香港仍然是自由的
对香港还算是了解的,如果不过多地带着意识形态的墨镜。
还是可以说: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城市之一。
和一些在香港生活的异见者打过交道,他们仍然在畅所欲言。只要真诚的是爱着这片土地,其实可以公开批判那些不对的政策。
也和一些相对保守的人士打过交道,他们反复传达的观点也一样,只要符合国安法,这个城市比哪里都自由。
也许以上的观点并不完全对,但这就是我看到的真实印象,有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但不管怎样,在内心深处,我们相信这个城市的明天更美好。
同时也认为,香港要坚守它现在的传统:它的资本化体系,它的普通法系,它的信托文化,它的金融制度,它的国际化路线,它的隔离机制。
香港,理所当然要去坚持它传承的资本主义。
同时,今天的香港,也应该有它的不同:
主动融合Web3.0新金融,远离情绪化的意识形态,寻找安全和自由的边界,吸纳更多科技思想,创造并建设一个元资产之都,对最近这些年的对立进行检讨,对资本体系进行最全面的反思。
除了我们上面谈到的:香港还要成为“Web3.0之都”“加密之心”“DLT基地”等。
今天的香港,除了坚守它现在的资本话语,还应该追求更高维度的资本主义。
香港2.0:追求更高维度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没有任何问题,它是现代文明演绎出来的高级形式。
到现在为止,它仍然值得去进行更多探索。
除非有一天,资本不再成为驱动人类前行的动力。
所以,香港作为现代城市的标杆、资本城市的高级形态,香港追求的不是50年不变的问题,香港是要追求更高资本主义100年的问题。
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垄断资本阶段、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资本主义以及生态资本主义之后,仍然问题多多。
以香港为例,它已经是资本主义的高阶榜样城市,但它的问题非常明显:
❶贫富差距的扩大;
❷社会不平等;
❸个人思考力下降;
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无解;
❺金融导致的产业空心化;
❻投机行为;
❼人与人之间的撕裂;
……
最近也可以看到传统金融世界,资本同时频频出现暴雷事件。瑞信银行、硅谷银行的倒闭,差点再次引发世界性危机。无数的漏洞,着实难以弥补。
传统的路已经很难走下去了。
香港在这样的历史关键时刻,历经三年动荡后的反思,借助Web3.0势能,融合AI大爆炸机遇,应该有自己的规划与设计,去打造更高阶的资本主义。
这种更高阶的资本主义,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1、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结合;
2、集中式账本与分布式账本的结合;
3、从传统金融走向数字金融;
4、从按契约合同分配到按智能合约进行分配;
5、从生态资本主义过度到AI资本主义;
6、去意识形态化的硅碳合作社;
7、数据+算力+算法的经济个体化;
……
这是属于香港2.0的“新叙事”,是从数学到金融的全新架构。
经过Web3.0的注入,以及元资产的加持,这座城市可以比其它城市走得更远。
回到到资本主义的源头:
18世纪,卢梭写下《社会契约论》,用契约为资本护航,开启了现代文明的先声。
21世纪,人类用数学打造智能合约,而香港正是智能合约的重镇,重构资本底座。
香港,能否让人类从“社会契约”,开始走向“数学契约”。
《社会契约论》衍生出现代金融,由合同来维系人与人,文明与文明的信任。
而《数学契约论》由数学来维系人与人,人与机器的信任。
除了从社会契约论过度到数学契约论,更高维度的资本主义是什么呢?
是从中心化的垄断资本到去中心化的分布资本;
是传统的原子化金融到现代的数字化金融;
是资本的雇佣式劳动到资本的共享式合作;
是股份制合伙到DAO式协同。
总结起来就是:香港要从追求效率的资本主义,到追求Play toEarn的资本主义。
抛弃那些陈旧的过时观念,卸去意识形态的外衣。
香港2.0,要努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灯塔。
香港的目标,建立一个宪章城市?
对于香港来说,Web3.0是现在最大的共识。
但对于全世界来说,人工智能大模型可能才是共识。
香港的的第三个目标,就是要考虑到AI生产力与Web3.0的结合。
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也不管AI如何大爆炸,本质还是生产力,最终生产力的结算方式还是掌握到Web3.0手中。
也就是说,百川归海,最终香港成为AI生产力的终极收割者。
这很合理,只有Web3.0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才能对接上AI这样的生产力。
表面上香港与AIGC没有关系,但实际上还是香港来分配蛋糕。
而且香港本身是一个天然的活体中英文大模型,而中英文大模型的对抗,仍然是未来主基调。
香港很有可能背靠一个国家的超级AI算力,来完成自己第三个目标的设定。
那香港的第三个目标是什么呢:建立一个宪章(数学契约)城市。
这也是OpenAI奥特曼的设想,他认为这个城市是21世纪的雅典,是一个精英社区,可以测试适应新技术的新管理方式,并且把主要管理职责交给AI。比如说,这里只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不允许人类开车。再比如不允许任何人从房地产中赚钱。
如果将来世界其他地方都陷入动乱,至少这个城市还是一个样板,能给人类保留一个希望。
那么,香港能成为这样一个城市吗?
如何建立一个宪章城市?
那如何建立一个宪章城市呢?
第一,从Web3.0身份开始,身份不是身份证,而是统一的计算。
在这个宪章城市中,计算的共识不以权利和权威来决定结果。身份的确定通过网络参与者的共同认可和计算来实现。
这个过程不仅仅关乎个人的身份,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合作与互信。数字身份的未来未来将带来更加自主、安全、私密且具有流动性的体验,为人们在未来世界中建立起更加真实而丰富的自我。
第二,形成数字部落。
人工智能扩大了个人的生产力,通用的算力和网络设备成为基础资源,数字部落成为主流组织形式。碳基与硅基统一采用基于入网的认证结果作为唯一ID,解决了发行数字公民的认证问题。
人机协同每个终端都具有不可篡改的公私钥对,为建立数字部落的通行证提供了基础。
第三,随时调优的参数经济。
香港是新型资本主义试验田,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参数经济的参与者和发起者,这些参数的调优是为宪章城市服务的。
实际操作中这需要构建包含大量GPU的集群来提供强大的算力。参数训练规模的指数级增长带来了海量的训练和数据处理的计算需求。
但这个参数枢纽在香港,由这个城市的数字公民来控制。
第四,以DAO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治理。
包括生产力的获取、社会资源的分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都以分布式自治的方式来执行。
第五,建立一条稳定的公链。
系统以一条被广泛认可的、运行稳定的公链为基础,充分利用公链生态系统保证计算的可持续运行与扩展。
利用智能合约实现可信记账、可信分账,DAO管理等。建立天下为公的公链,服务一个新型城市文明。
一开始也不需要太激进,就在香港和大陆河套的地方,在那里建立一个未来之城,开始用智能合约进行社会治理。
第六,以智能合约的方式对生产关系进行结算,并支持智能合约实现其它城市需求。
……
以AI算力为依托,以数学契约为内核;
以数字身份为连接,以公民自治为信仰;
以公链为基础,依靠DAO、可信记账、可信分账等技术,将这个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共建、共享、共赢的宪章社会。
香港,会很好
6月1日新政一出,香港Web3.0新政肯定会存在很多争议。
但方向是对的,这点不用置疑。
不过很多好的事情,就毁在细节上,香港这方面要注意。
Web3.0只是一个起点,香港还要有更宏伟的目标。
从去年十月份写第一篇《香港,起风了》,再到四月份写下《香港,小心》,今天完成《香港向何处去》,这也算是一个不成熟的面向香港的三部曲吧。
最后一个篇章,得益于老友元道先生的指引,本篇很多观点都源于元道先生。
写第一篇《香港,起风了》的时候,那一天风声猎猎。
当写完这一篇《香港向何处去》时,虽燥热,却安静平和。
回到开头,这段时间见了很多香港的朋友。
还是爬大帽山时,当那位素昧谋面的港人和我说“zou sen”,我有点尴尬的回了句“早上好”。
他很开心的又跟我说了一声“加油”,其实,这才是香港人的真实面貌。
而我在香港的那几天,正是国泰航空事件的发生,但这都是极端个案。
香港普通人,都很友好。
香港这个城市,会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链观CHAINLOOK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请用户理性看待市场风险,以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图文来源:罗金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文章出处!